用户中心 贡献查询
  • 团队成员贡献查询平台
  • 姓   名:
  • 密   码:
网站统计
    • ·共有文章:1633篇
    • ·文章阅读:449465人次
    • ·总共留言:条

“鸽巢原理”优质课点评

发布时间:2015-05-05 17:45 点击数: 【字体:
融理入境,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思维迸发的起点
——评汉寿曾丹老师“鸽巢原理”一课
常德市鼎城区善卷小学 宋仁达
 
尊敬的各位专家、各位同行:
    上午好!
    感谢曾老师和孩子们,为我们呈现了一堂数学思维课。
    数学源于生活,“鸽巢原理”是组合数学的一个重要原理,是解决计数问题的一个工具。如何把数学性和生活味调配得恰到好处?曾老师为我们作了很好的诠释。
    回顾整堂课,给我最大的感受是:融理入境,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思维迸发的起点。本堂课可谓亮点多多,而令我感受最深的当属如下几点:
 
    亮点一:游戏竞猜,点燃快乐课堂的火种
   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,游戏活动、竞技活动最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,他强调让孩子们“做中学”,“从经验中学”。曾老师从孩子们乐于接受的“抽奖游戏”开始,让学生初步体验不管怎么抽,三位同学中,至少有两位同学是同一性别,并让学生明确这是现实生活的一种“存在”,有效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。
    透过游戏活动,我们看到:曾老师其实已经将一颗思维的“种子”悄然植入学生的脑海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此时,孩子们个个头脑中闪动着一个大大的问号,并迫切地想探个究竟,这就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增添了动力。
 
    亮点二:操作交流,促进理性思维的萌发
    “新课标”在“课程内容”的“第二学段”中提出:“结合实际情况,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;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”,曾老师的课关注了“鸽巢原理”的形成过程。
    先让学生分小组探究,接着用课件展示,从动手操作摆放、画图、分解等形式,到不用摆放、画图就直接推理多个物体的情况,这一过程使学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,从“感性认识”到“理性认识”的过程。实际上通过以上方式理解“鸽巢原理”的过程,就是一种数学证明的雏形,这有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,为以后学习较为严密的数学证明做准备。再者,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得出一般性的结论:只要放的铅笔数比笔筒数多1,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笔。对“总有”和“至少”充分阐释,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较好地“建模”,使复杂问题简单化,简单问题模型化。
 
    亮点三:因势利导,绽放数学方法的魅力
    例题2是描述“鸽巢原理”更为一般的形式。探究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,不管怎么放,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的情形。当数据变得越来越大时,如果还是用枚举法把所有的情形都罗列出来,对孩子们来说是困难的。
    “数学是理性的艺术”,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假设法最核心的思路,渗透最不利原则,用孩子们早已熟悉的“有余数的除法”形式表示出来,将难点的突破建立在了学生的“最近发展区”,加上学生直观的操作、交流、教师引领,让数学方法的产生、运用也就水到渠成。
    此外,数学小知识的融入为整堂课增添了数学文化的色彩,回归生活的练习设计,渗透了“数学源于生活,又服务于生活”的理念。总之这堂课着眼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,通过猜测、验证;操作、观察;分析、比较等一系列活动,再现了“鸽巢原理”的探究过程,并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“模型化”。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,还获得了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,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策略,丰富了数学活动经验。
 
    当然,借班上课,使得我们的教学更具挑战性。
    反思本课,教者对某些环节的设计和细节的处理上是否可以更加优化呢?
    比如说:留给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时间是不是应该再多一些?“新课标”明确指出:“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去发现,因为这种发现,理解最深,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。”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,教师此时适当地放手,让学生独立思考后,必要时再合作交流,学生对模型的建立,数学方法的引出,是否会更加深刻呢?在引导学生得出物体数比抽屉数多1之后,还可以让学生探讨物体数比抽屉数多2,多3甚至更多的情形,是否依然成立呢?这样循序而渐进,层层深入,才能让学生顺理成章地感受到数学方法的提出是必要的。
    还有:教学例1时,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摆一摆,画一画,学生自主探究。教师对于小组的分工、合作是否可以更加明确些?可以指导谁分铅笔,谁当抽屉,谁来记录,这样更能体现合作交流的价值,更有利于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。
    细节方面:如导入部分虽然达到了激趣的目的,但一次游戏足以说明问题吗?如果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游戏体验是否更能激活求知欲?再者,对某些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述,教师没能在第一时间作出正确反应,如:当一位学生回答“四种情形写出了五种,有一种是因为重复了两次。”时教师没有深入思考,也附和着说了一遍。
    综合起来说,曾老师的这堂课使我受益不少,尤其是让我对本课有了较为深入的思考:有什么好方法能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“至少”一词?这也应该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所在。我想,只要我们带着思考观察课堂,走进课堂,一定能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不一样的生机!
    感谢东升小学六年级158班的孩子们,感谢曾老师,感谢各位的聆听!不当之处,敬请指正!
    谢谢!

●温馨提示:您想阅读该内容的教学设计,请链接——
●温馨提示:您想下载该内容的教学课件,请链接——http://www.dj1978.com/a/ketangjiaoxue/jiaoxuedasai/2015/0425/405.html
●温馨提示:您想看看宋老师的点评照片,请链接——http://www.dj1978.com/a/ketangjiaoxue/jiaoxuedasai/2015/0430/441.html
 
顶一下
(1)
100%
踩一下
(0)
0%
[收藏>] [打印] [挑错] [推荐] 作者:宋仁达 来源:常德市鼎城区善卷小学 查看所有评论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用户名: 验证码: 点击我更换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