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中心 贡献查询
  • 团队成员贡献查询平台
  • 姓   名:
  • 密   码:
网站统计
    • ·共有文章:1633篇
    • ·文章阅读:449465人次
    • ·总共留言:条

顾志能老师“三角形的内角和”教学赏析

发布时间:2019-05-21 11:09 点击数: 【字体:


挖掘“想不到”的东西,演绎课堂别样精彩 
——顾志能老师“三角形的内角和”教学赏析
 
 
    摘要:小学生的“已知”,往往只是表面的“已知”。他们对这个结论是如何生发的,并没有深入思考。况且个别学生的“已知”,并不能代表全体学生的“已知”。因此,教师只有深入分析学生“已知”背后的“未知”,深度挖掘学生“想不到”的东西,才能生动演绎数学课堂的别样精彩。
    关键词:巧妙设问;另类测量;顺学而导
 
    学生都“知道”了,课该怎么上?这是广大一线数学教师经常遇到、长期困扰、倍感纠结和亟待解决的问题。顾志能老师执教的《三角形的内角和》一课,就这一问题在如何直面应对、寻求对策、突破瓶颈和走出困境等方面作了大胆的探索和积极的尝试。他以学生“想不到”的导入方式来引发学生的测量需要、以学生“想不到”的测量方式来激活学生的测量热情、以学生“想不到”的接纳方式来点燃学生的验证激情……这样通过深度挖掘看似学生都“已知”但却“想不到”的东西,生动演绎了数学课堂的别样精彩。现采撷三个教学片段,与同仁们一起赏析。
 
    一、巧妙设问:以学生“想不到”的导入方式,引发学生的测量需要
 
    【片段一】
    师:关于三角形的内角和,你们已经知道了什么?
    生: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°。
    生:我们老师说过,三角形内角和永远都是180°。
    生:三角形不管什么形状、不管什么大小,内角和永远都是180°。
    (全班学生没有一个不举手的,回答问题时还略有不屑的感觉。)
    师:有这样的结论?真的吗?我不信!
    师:(课件出示图 1)请看大屏幕,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?
 

 
    生:180°。
    师:现在,如果在这个三角形中添一条线,想一想,它会是什么样子呢?(出示图 2)现在将它们分开(出示图 3),现在这两个小三角形内角和又分别是多少度了呢?
    (学生有说 90°的,瞬间又改口说 180°;也有学生说 180°,但显然“口气不硬”。)
    师:一个大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°,现在分成了两个小三角形,每个小三角形内角和还是 180°?真的吗?我不信!你有什么办法说服我?
    生:老师,那我们量一量,看看到底是多少度。
    ……
 
    【赏析】在上述教学片段中,顾老师直面学生的“已知”——三角形不管什么形状、不管什么大小,内角和永远都是 180°,开门见山,直奔课题。通过两次巧妙设问,以学生“想不到”的导入方式,引发学生的测量需要。第一次是面对学生自恃对即将学习内容“已知”的不屑之情,老师抛出“有这样的结论?真的吗?我不信!”之问;第二次是依托将一个大三角形一分为二成两个小三角形的图形变式,针对学生处于“底气不足”之时,教师再次表达出“疑惑心理”——“真的吗?我不信!你有什么办法说服我?”从而水到渠成地促发学生主动提出“老师,那我们量一量,看看到底是多少度。”的测量需求。由此像呼吸一样自然地引发了学生主动进行测量的实践行动,让学生自觉经历内角和这个知识形成的必由过程——测量计算。
 
    二、另类测量:以学生“想不到”的测量方式,激活学生的测量热情
 
    【片段二】
    师:老师这里啊,有一个很特别的量法,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样测量的?
    师:好!现在,我可要比一比、看一看,哪位同学的小眼睛最亮!小脑袋最灵!
    (借助学生的一个三角形,在实物展台上边演示边讲解如下过程,如图4。重点是让学生看懂铅笔的转动,实际就是在依次“测量”三个内角。)


 
    师:请同学注意观察啦,现在铅笔的笔尖朝哪个方向?我现在测量的是哪个角?现在呢?现在呢?现在笔尖却变成朝哪个方向啦?跟开始正好怎么样啦?(正好相反)
    师:笔尖原来朝着右边的,“量”了三个角之后,朝着左边了。由此,你们想到了什么角?也就是说,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绕着铅笔有橡皮擦的一端旋转了几周?是多少度?这说明,这三个角的度数之和是多少呢?——180°。
    师:你们想不想也来用这种方法试量一下?
    教室里一阵“骚动”,每个学生都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这样的测量……
 
    【赏析】在上述教学片段中,顾老师抓住“人人都有对新鲜事物感兴趣”的心理特征,将学生“已知”的测量方法(用量角器量)进行“改头换面”,以“新”的、学生“想不到”的测量方法(转铅笔)取而代之,让学生产生陌生感、新奇感,引起学生有意注意,促使学生产生迫切想知道老师是怎样使用铅笔进行测量的心向。此时此刻,学生个个小眼睛发亮,人人小脑袋飞转,都在思考“这又是怎么回事”呢?在明白转铅笔测量的原理之后,“每个学生都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这样的测量”,从而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测量热情。
 
    三、顺学而导:以学生“想不到”的接纳方式,点燃学生的验证激情
 
    【片段三】
    师:如果不量,不转铅笔,你还有什么办法,可以检验你手头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°吗?
    请每人独立思考。
    生:(良久)老师,我有个办法,就是有点残忍,不知道行不行?
    师:好,那就请上来介绍一下你所谓“残忍”的方法吧。
    生:我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,刚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,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°。
    师: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?拼的时候又要注意什么?
    生:我先把三个内角分别标上序号,然后撕下来,撕的时候要保留每个角的边和顶点,拼的时候要把角的顶点重合、边也要重合。
    师:你是怎么知道拼成的是平角?
    生:我用直尺验证了,角的两边呈一条直线。
    师:谁来点评他的方法?
    生:这样撕拼,很快。
    生:我觉得他的做法挺实用的。
    师:他居然敢把角撕下来去拼,胆子真的够大!的确,有些发明创造往往就是从破坏开始的!
    师:同学们,你们想不想“残忍”一把?
    热烈的气氛再度上演……
 
    【赏析】在上述教学片段中,顾老师首先提出“如果不量,不转铅笔,你还有什么办法,可以检验你手头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°吗?”这一问题,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。良久,有学生怯生生提出了“残忍”的方法,之所以说“残忍”,是因为学生从未经历过把学具先撕破后再利用的操作活动。
    学生“想不到”老师居然这么爽快地接纳了他的想法,并要求自己上台现场演示。
    接着,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,围绕“撕拼”细节引导学生思考“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?拼的时候又要注意什么?”“你是怎么知道拼成的是平角?”等一连串问题,在师生、生生智慧的对话和思维的碰撞中,所有学生都觉得心中“痒痒”的,迫切也想“残忍”一把,由此动手实践验证的激情再度上演。
 
    总之,一节看似学生都“已知”的课,就是需要这样的“想不到”。小学生的“已知”,往往只是表面的“已知”,仅仅听到或看到了某个数学的结论而已。他们对这个结论是如何生发的,并没有深入思考。况且个别学生的“已知”,并不能代表全体学生的“已知”。因此,教师只有深入分析学生“已知”背后的“未知”,深度挖掘学生“想不到”的东西,才能生动演绎数学课堂的别样精彩。
 

 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[收藏>] [打印] [挑错] [推荐] 作者:温胜楠 钟世文 来源:福建省上杭县实验小学 查看所有评论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用户名: 验证码: 点击我更换图片